今天要為大家介紹把西非曼丁鼓樂散播至全世界之近代最具影響力之一,也是在打擊樂上影響我個人最深遠的Mamady Keita 老師.....

    1998年夏天,我在美國波士頓百克里音樂學院(Berklee College of Music, Boston)的最後一學期,選了一門「African Percussion」的課,老師是來自西非幾內亞的 Mohamed "Kalifa" Kamara,那是我第一次碰觸到真正的非洲金貝鼓,我也跟老師買了一顆他自己做的鼓,在學習的過程中,強烈感受到跟西方音樂教育截然不同的思維與邏輯,沒有樂理、沒有音符、沒有樂譜、沒有第一拍,有的就是照著老師打的東西不停地"複誦".... 其他什麼都沒有!!

    有一次我請老師推薦我一些相關的音樂,老師錄給我一卷Mamady Keita老師的"Mogobalu"雙CD,當時完全聽不懂,只覺得這個音樂的風格與味道超濃烈的,一時之間無法將之消化吸收, 於是偶而放出來聽一下,感受一下所謂正統的「西非打擊樂」是什麼感覺...

    一直到幾年前,遇到幾位對曼丁鼓樂有同樣愛好的鼓友,從他們分享的有關Mamady老師的各種豐富的影音與教學資訊中,慢慢地拼湊出對Mamady老師的渴望、仰慕與尊敬,而去年Mamady老師的造訪台灣,更讓我有機會親自沐浴了這位一代宗師之風采,此生實不枉矣!

   僅將小弟收集到有關Mamady老師的各種介紹,翻譯後轉載於此,以嚮所有想認識這位傳奇人物的朋友們....

====================================================

MAMADY KEITA & SEWA KAN

Mamady Keita 1950年出生於西非幾內亞(Guinea) Wassolon地區靠近 "Fe" 河的一個小村莊Balandugu

    父親是一位大師級的獵人及「fida tigi」(植物的專家,也就是草藥師)。母親在懷著他的時候因為想要知道肚裡小孩未來的命運,於是去問一位占卜者,她說這會是她的最後一個孩子:「這個小孩應該要讓他盡情去玩樂,因為他將因此而揚名立萬」。

    從他開始會爬以後,Mamady把所有的鍋碗瓢盆弄倒,翻過來敲打。「我兒子將會是位djembefola !!(讓djembe說話的人)」母親這麼告訴自己,並找人量身打造適合他的djembe。很快地,每個人都驚豔於他的天賦異秉。

    Mamady nankama --- "為此而生的Mamady" 以及 Balandugudjina --- "Balandugu的惡魔"是當時他的兩個綽號。聽到他打鼓的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不禁自問:一個小男孩怎麼可能打出這樣的鼓聲呢?

hp_mamady_keita_47011 mama66 Mamady_keita

      Karinkadjan KondeBalandugu的老djembefola,傳授給他所有關於djembe的秘密,教育他所有djembe的傳統,於是曼丁文化的歷史與音樂啟蒙了他.....他從小就很出名,七歲時已經在Harry Belafonte的電影Africa Dance中出現。他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不問個水落石出絕不罷休,起先是所有Wassolon地區的節奏,後來是曼丁文化及其他周邊民族的節奏。

    Sekou Toure總統在位期間,由各地方、區域至全國性的競賽中挑選出全國最好的藝術家組成數個幾內亞國家舞團 “the National Ballets of Guinea”。Mamady 以14歲的年齡入選最後50位打擊樂手,與其他眾多的藝術家組成了 "Djoliba" 國家舞團---“the Djoliba National Ballet”。

    經過九個月的訓練之後,他成為最後被挑選出來的五位打擊樂手其中之一。接下來的20年間,忙碌不停地巡迴各地演出,只有短暫的空檔可以待在自己的國家稍作休息。1979年Mamady成為舞團的藝術總監,那是第一次有鼓手獲此殊榮。他同時也擔任主奏的角色直到1986年離團為止。

    由於渴望脫離舞團的束縛,成為更獨立的音樂家,他參加了在阿必尚 (Abidjan,西非象牙海岸共和國之首都) 由Souleymane Koli 所領軍的“Koteba”舞團,在這一年半期間,他面臨到完全不同的表演經驗---「非洲音樂劇場」,同時他也出現在電影La vie platinee中,並扮演重要的角色。而在巡迴歐洲的演出時,他遇到一些音樂家,特別是後來成為重要夥伴,來自巴黎的Pierre Marcault。第一張專輯 "Wassolon Percussions malinke"是這段友誼的第一個結晶。在比利時演出期間,Claude “Poney” Gross與Patric Wallens的打擊學校企畫案使得Mamady決定在布魯塞爾定居下來。

mama81

     業餘與職業水準的人們對他高品質的教學有口皆碑,使得他的課程遠近馳名。為了不與舞台表演脫節,他也首次創立了由一群音樂家所組成的樂團,演奏傳統曼丁音樂以及他自己的作品。有一句曼丁諺語說道:Ni kan tiyen, sewa tiyen. Ni sewa tiyen, kan tiyen (沒有音樂,就沒有快樂。但沒有了快樂,也就沒有音樂) 因而得出團名---「Sewa Kan

    自1988年定居比利時之後,他就忙碌於演奏與教學,並於1991年成立打擊樂學校Tam Tam Mandingue

     Mamady的首張專輯"Wassolon"(fmd159)於1989年由fonti musicali發行,這也使更多的人得以認識由一群幫Mamady在舞台上伴奏的專業音樂家及一些客席樂手所組成之Mamady的樂團---Sewa Kan,其中一位團員Pierre Marcault提出拍攝Mamady離家26年後重返出生地的構想,1991年,由導演Laurent Chevallier 拍攝完成紀錄片「Djembefola」,在還未上映前就已經贏得多項電影大獎。

     在這部電影完成後,Mamady有了第二張專輯的靈感,再次證明他希望他的演奏呈現個人風格,但卻是深深植根於傳統中。 (未完待續) 

-----------------------------------------------------------------------------------

 Wassolon Percussions Malinke CD (1989)

    非洲音樂第一次震撼到我是在1967年,Djoliba舞團在西西里島(Sicily)某個慶典上的演出。他們的演出幽默且精緻,在舞台上為了演出的效果犧牲了傳統的元素,但卻不失去非洲表演給人一貫幽默嘲諷的印象。

    一位有著純熟技巧的年輕鼓手就站在我眼前,沒想到一轉眼20多年過去了......1988年我在布魯塞爾與他見面時,Mamady Keita這個名字仍深刻地烙印在我的記憶中。Zig-Zag (比利時的非營利打擊樂組織) 的兩位創辦人Claude “Poney” Gross與 Patric Wallens 同時間也聘請他到布魯塞爾教授曼丁(Manlike)音樂。

    雖然被西非打擊樂的行家公認為世上最偉大的Djembe手之一, 但Mamady Keita 直到當時都還沒有機會以獨奏藝人的身份出版唱片。Zig-Zag與Fonti Musicali 這兩家公司希望可以透過協力製作 "Wassolon" 這張專輯來亡羊補牢一番。如果Mamady Keita的命運是要他應該多在世界的舞台上演奏而不是待在部落,那他正是一肩扛起發揚正統曼丁文化的不二人選.................有他鼓聲在的地方,就有非洲文化

                                                                                           ----- 製作人 Claude Flagel

影片:描述Mamady Keita離家26年後重返部落的紀錄片---Djembefola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紅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